艾灸補陽—天基權珍愛子午養生儀
坐著就是在養生
艾灸功效
功效一:通經活絡
功效二:運氣活血
功效三:祛濕散寒
功效四:調節陰陽
功效五:回陽救逆
功效六:防病保健
適用人群
1、腎虛癥狀:腰酸背痛,后背發沉發涼,小腹冷痛,陰囊潮濕,尿急尿頻,尿滴瀝,尿等待,陽痿早泄,性欲低下,神疲乏力,肢懶畏言,肢寒畏冷,手腳冰涼,面色晄白。
2、風濕骨?。貉挡?,頸椎病,膝關節病變,坐骨神經痛,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,股骨頭壞死。
3、胃腸道疾?。何负?,結腸炎,腹瀉,痔瘡,便秘。
4、婦科疾?。簩m寒痛經,不孕,卵巢囊腫,子宮肌瘤,乳腺增生,產后綜合癥,子宮脫垂,尿失禁,性欲低下,經量少,有瘀滯,白帶病。
5、免疫力低下:易感冒,鼻炎,過敏體質,癌癥。
6、其他疾?。簻p將軍肚、去濕氣,降三高,輔助治療糖尿病,減肥,美容,養顏。
四大名醫論艾灸的重要性
扁鵲:不知艾灸,如何救得性命。
孫思邈:火灸,大有奇功。
張仲景:治病之要術,無過于艾灸。
李時珍:艾之則通諸經,而治百種病邪。
艾灸歷史淵源,古籍記載:
艾灸療法,是最好的除寒濕的方式,是中醫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我國傳統醫學的文化瑰寶,能夠對百余種疾病起到很好的療效,因此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被廣大百姓所喜愛,并沿用至今。
《扁鵲心書》“常灸關元、氣海、命門、中脘等穴,雖未的長生,亦可保百年壽矣?!?/span>
《醫學入門》“藥之不及,針之不到,必須灸之?!?/span>
依據來源:
1.《灸療病愈中國艾灸》,李志剛著,重慶,重慶出版社,2016年4月版。
2.《艾灸祛寒濕》,吳中朝著,北京,化學工業出版社,2020
年6月版。